江苏分公司: 南京 | 苏州 | 常州
首页
新高考
高考资讯
高考政策
高考问答
生涯规划
专业测评
职业规划
选科规划
升学规划
强基计划
热门资讯
强基问答
申请条件
招生简章
综合评价
热门资讯
综评问答
综评条件
招生简章
填报指南
背景提升
研究性学习
通用技术作品
高校研学实践营
赛事规划与指导
高考升学
高校面试指导
高考志愿填报
热门院校
院校介绍
专业分析
热门活动
升学案例
关于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政策
教育部官宣:中高考将增加这类考试内容!
2022-01-26 浏览次数:1310
教育部近日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推动宪法类教材编写与修订,推进香港、澳门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将民法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其中,《规划》强调,鼓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单独设立法治课。强化对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
▊推动宪法类教材编写与修订,将民法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主要任务方面,《规划》明确,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持续提升教育系统法治素养。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推动宪法类教材编写与修订,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香港、澳门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将民法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
要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推动大中小学法治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结合安全、禁毒、国防、防灾减灾救灾以及防范学生欺凌、网络诈骗、人身侵害和人口拐卖等内容开展日常宣传教育,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深入开展法治实践教育,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法治资源教室)纳入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场所范围。
推进教育系统精准普法,分类设计普法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探索开展菜单式普法;分析不同岗位、年龄等人群的法治需求,提高普法内容的适用性和实效性;细化完善普法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试点开展普法成效测评。加强案例普法,推进教育系统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公职律师等以案释法活动。
推进特殊地区和特殊群体普法,关注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学生的法治需求,提供相关法治服务支持;加强民族地区普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对农村、边远等地区学校的普法支持力度,推动提升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和行为的考查
深度融入教育系统依法治理。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健全依法治理制度体系,将普法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体现在学生守则、教学规则、行为规范和其他管理制度中,不断提升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能力。根据学校章程、校规校纪等,建立健全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察评价与奖惩机制,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和行为的考查。
▊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共选修课
《规划》明确了十个方面的重点举措。强调要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纳入高校法治理论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研究和阐释。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纳入法学专业核心必修课,组织修订法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共选修课。
▊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规划》要求,深入推进教育部门日常学法用法。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将宪法、民法典等法治内容纳入教育部门领导班子的年度学习规划,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清单制度,明确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治内容。加大教育系统干部法治培训力度,推动地方教育部门组织开展法治专题培训。推进现场或通过网络旁听法庭庭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培训。
▊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
《规划》强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推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加大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方法应用,推动制定法治教育教学标准,加强教学行为指导和规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细化法治课教学要求,完善法治教育教材相关内容,推动提升法治教育课时占比。鼓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单独设立法治课。强化对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培育,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加强高等学校法律基础课程建设,鼓励开设法治教育在线课程。加强和完善法治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推动设立一批法治课教学质量监测基地。
▊将学讲宪法活动作为法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
《规划》要求,持续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组织设计分学段的宪法教育内容。将学讲宪法活动作为法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鼓励学校利用晨读、班会队会、课外活动等开展宪法教育,在青少年学生成人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引导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契机学习宪法、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推动宪法学习制度化、常态化。
▊努力让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课时的法治教育培训
《规划》要求,着力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加强法治课师资培养培训,鼓励支持师范院校法学院(系)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法治教育师资后备力量,推动高等院校在师范、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法学、教育学原理等相关内容。持续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5年内对所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一次轮训。
在“国培计划”等项目中增加法治知识内容,推动地方开展教师全员法治培训,努力让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课时的法治教育培训。加强教师法治素养考察测评。推动学校配备与课程设置相当的法治课专业教师,推动提高法治课专业教师在思政课教师中的比例。将优秀法治课教师纳入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在国家有关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项目和地方各类基金规划项目、研究项目中设立法治教育研究专项,鼓励地方建立健全法治课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教师研修机制,打造一批法治课精品在线课程。
▊努力推动学生每年接受法治实践教育不少于2课时
大力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标准,完善相关组织保障机制。通过政策支持、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设立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作规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建设青少年法治资源教室。试点开展网络法治实践教育。地方教育部门要将法治实践教育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场所范围,努力推动学生每年接受法治实践教育不少于2课时。
▊探索建立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法治能力评测制度
持续提升学校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研究制订各级各类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知识要点,探索建立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法治能力评测制度,组织开发相关测评试题库。健全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依法治校能力培训机制,推动地方和学校将法治素养和依法治校能力作为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任职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学校引进专业法律人才,通过定期培训、挂职锻炼、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学校管理人员的法治素养。
▊健全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
推动健全教育普法服务保障体系。推动构建立体化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加强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等平台建设,为干部师生学习法治知识提供便利条件。创新普法内容形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普法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建立法治教育教学资源支持系统,细化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提供相关视听资料和参考案例。加强法治传播、法治文化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中心的决策咨询、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力。健全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配备法律顾问,探索建立高等学校总法律顾问制度。
▊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
不断完善法治教育协同工作机制。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防范校园欺凌等方面教育。推动学校加强与人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单位交流沟通,共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配合推进社区和家庭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投入、公益赞助等相结合的普法机制。
▊开展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开展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学校内部权益保护和救济机制。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安全上网。支持地方和学校试点探索同辈调解机制。推进教育公益普法,将普法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重要内容。
▊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支持青少年法治教育
在组织保障方面,《规划》要求,各地各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保障机制,优化考核评价。要将普法经费纳入本单位年度预算,鼓励地方和学校设立普法专项经费。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支持青少年法治教育。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教育督导评估和综合绩效考核等重要范围,把依法履职能力作为干部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法治教育第三方评价,为改进普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关推荐
江苏新高考解读:一文读懂新高考8大关键词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的通知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五年一贯制 高职(高师)“专转本”工作的通知
7月高中大事件!准高一、高二、高三学生请做好准备!
高中生公益讲座
高三讲座:毕业当警察?公安类院校报考攻略来了!
高一公益讲座:港澳高校知多少?
新高一家长必看——多元升学路径知多少?
手把手教你如何申请昆山杜克大学!
查看更多
活动预告
985/211“双保险”策略:高一家长如何提前规划?
活动时间:2025/08/09
2025年江苏高考最新格局下升学突围策略
活动时间:2025/08/09
决胜高考升学
活动时间:2025/08/10
查看更多
学员分享
江苏慧升学2025届优秀学员案例:综评A类上岸南京大学
初审院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录取院校:南京大学
任同学刚报名进来的时候其实刚刚结束物理奥赛训练课程,他也行不辱命的拿到了物理奥赛的真省级一等奖,但是...
江苏慧升学2025届优秀学员案例:看清内心,坚定前行
初审院校: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西交利物浦大学
录取院校:昆山杜克大学
该生报名首次沟通,家长表达了明确的诉求,因为家长是律师,但坚决不愿意孩子学法学,且希望孩子未来能出国...
江苏慧升学2025届优秀学员案例:走多元路径,终圆梦“港校”
初审院校:香港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录取院校:香港科技大学
蒋同学初次沟通的时候就对于自己的需求是非常明确的,受到家庭的影响,未来的专业选择是围绕数学和物理相关...
查看更多
慧升学(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让每个孩子上更好的大学
咨询热线:
173-6847-0985
联系我们
江苏省总部: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179号易发信息大厦6楼
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179号易发信息大厦5楼G座
苏州市姑苏区干将东路666号和基广场6楼638室
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延陵西路15号(嘉宏世纪大厦)1115室
昆山市玉山镇西城后街广场D2栋8楼 (地铁共青站三号口)
友链申请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慧升学(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苏ICP备1010049973号-1
▶
隐
藏
◀
展
开
小慧老师(咨询师)
17368470985